窗池不皺

劉偉成/「窗池」組詩的構思源於 2013 年張美君老師找我替她編纂散文集《寫在窗框的詭話》⋯⋯隨著出版流程的推進,美君老師也漸漸鬆開了蹙眉,我才意會到此書對她來說是何等重要,其價值似乎遠超她之前出版過且頗受注目的學術論著。
» Read moreIn Loving Memory
劉偉成/「窗池」組詩的構思源於 2013 年張美君老師找我替她編纂散文集《寫在窗框的詭話》⋯⋯隨著出版流程的推進,美君老師也漸漸鬆開了蹙眉,我才意會到此書對她來說是何等重要,其價值似乎遠超她之前出版過且頗受注目的學術論著。
» Read more魯曉鵬 記得幾年前在電視上看余秋雨的一個講座。講座的題目今天已經不記得了,但是他的一句話,我聽後頗有感觸。他的話的大意是:中國社會歷來只注重「兩庭] 。一個是「朝廷」,一個是「家庭」。兩庭之外,中間這一大片區域被忽視。引伸他的意思:在政府和家庭之外、之間,應當存在一個正常的公共空間、公民社會。一個公民社會,需要公民的積極參與 。而公共空間是當今民主社會不可缺少的要素。要有一個普通公民能夠發聲、議論、交流的平台。公民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要有一定的形式,比如在報刊上寫文章。
» Read more陳志華 「現實比童話或小說更魔幻和詭異。」張美君在〈後現代詭話〉一文中,寫到有人曾這樣告訴她。文章收於作者最近出版的《寫在窗框的詭話》裡。書名的「詭」字,歪斜地出現在封面上,英文的翻譯是uncanny,佛洛伊德曾經寫過論文談論這種神秘、怪異、詭異(uncanny),既熟悉同時陌生,因而產生不安、奇怪的感覺。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