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調換的父母

「誰調換了我的父親?」若果這是說話人的情感抒發,是何等悲慟的詰問。就好像有人哀歎:「誰調換了我的城市?」或説:「誰調換了我的國家?」

悲慟,因為問的人知道事實上並沒有調換,只是不明白「我的父親」為何這般不濟。我跟許多人一様,在成長過程裏亦常有這樣的想法,雖然知道「調換」從來沒有發生,但仍不禁的問:「他們怎麼是我的父母呢?他們為什麼跟我如此不同呢?」事實上,血緣關係保證了什麼呢?若他們是你的親生父母,那麼你們之間就沒有隔閡,或者期望上就沒有落差麼?不少急躁市井的父母,在氣沖沖的頃刻曾如此向他們的孩子破口大罵:「生舊义燒好過生你?!當年一定係醫院時調轉左隔離牀個細路!」我曾在光天化日之下在尋常街頭聽過,不只一次。

父親與我

我的父母未曽把我與义燒相提並論,卻曾多次告訴我,我是他們在路邊拾回來的棄嬰。父親還言之鑿鑿的複述,他看見可憐兮兮的我口吐白沫,遭人遺棄在路邊,出於憐憫便救了我。我父親「調換」的故事應該不是對我失望的表述,多年後,他説自己用心良苦,為免什麼邪惡精靈妒忌他!但孩提時代的我,不但信以為真,並曾計劃離家出走,去天涯海角找我的親生父母云云!現在回想起來,因箇中有若通俗劇的戲劇原素笑彎了腰。父親的故事和我的兒時想像屬於喜劇多於苦情悲劇,因為在另一場合,我那粗枝大葉的老父捧著我,笑說:「孻女拉心肝!」害得姐姐們妒火中燒。

在許多人的體驗,「調換」並非是一個痛苦的事實,只是一種失望的表述,無論詰問的人是父母抑或子女;亦因為這種期望的落差是如此普遍,更近乎跨文化,「調換」成了許多小説和電影的情節,是故事裏不可迴避的事實。日本大導演是枝裕和的新作便是以此通俗劇骨幹為題,探討期望落差和血緣關係,瘋魔日本。港譯電影為《誰調換了我的父親》(2013),但電影卻把焦點放在福山雅治飾演的父親身上,也許片子可譯作《誰調換了我的兒子》。

為什麽是福山雅治

有傳媒朋友則查日本原文片名的意思是「我將是他的父親」。福山魅力逼人,溫文爾雅,是萬人迷的帥哥,好像是完美(父親)的化身。但他演的父親卻是電影裏內心掙扎得最痛苦的一個。得悉知道當年醫院調換了他的孩子,他要面對的當然是當下的噩耗,即是如何與自己的親兒子建立一個新的開始,更無法迴避自己對那沒有血緣關係兒子的情感。這種矛盾處境挑戰他對血緣關係的傳統想法,更叫他醒覺的是人與人的差異,縱使有血緣關係,期望的落差似乎是無可避免的。就好像那調換了的孩子,像他那樣溫文,卻似乎不是一個叫父母引以為榮的資優孩子;至於他的親生子卻因在草根家庭長大,雖然活潑可愛又聰慧,卻不是他心目中的好孩子。這些與下一代的矛盾叫他想起令自己失望的父親和沒有血緣關係的母親,原來「調換」不只是一個重要的通俗劇情節,而是一種因期望落差而來的心靈狀況,超越血緣關係,骨子裏是每一個人必須面對的問題。

《誰調換了我的父親》劇照

「父親」向來是權威的象徴,在心理分析理論裏更是律例和社會制約的代表,西方電影和文學更多番以弑父情結來是表述人(特別是男人)會如何反抗這權威。是枝裕和所探討的不同,他以那慣常溫婉的電影語言,充滿禪風的技法,構作寧靜的日常風景,讓人思想「父親」有很多種,「兒子」也有很多種。看著俊俏的福山,我想起樸實的老父,和他的「孻女」,不禁暗暗説:「原來從來都沒有調換過。」這些關係,無論是血緣與否,都似乎屬於可以想像的將來,因為人際關係中的期望,從來都不像刻在古舊石碑上的律例,不會成為我們的枷鎖。

(原載《明報》世紀版,2013年1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