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輩子做了三輩子的事情 ──向老師、學者、作家張美君博士致敬

蕭恒

張美君博士於2015年2月與世長辭,留下的,不止等身的學術著作,還有不算浩繁卻能感染眾生的詩文創作,和生前的好友、學生對她的無盡思念。美君老師生前好友洛楓寫道,說她「一個人做三個人或三輩子的事情」,正正道出美君老師在教學、研究、創作上均卓有成就,而她的成就,又與電影和文學──特別是香港的電影和文學──密不可分。

我最初於大學二年級時認識美君老師,那時我在香港大學念比較文學,修讀老師任教關於香港流行文化、香港電影與文學中的身份認同等課程。美君老師授課,深入淺出,充滿睿智,取材與舉例貼近生活,上課如沐春風,相信她的學生都會同意。及後她於2011獲香港大學頒發「傑出教學獎」實至名歸,甚至可以說,這個獎項也不足以道出學生對美君老師的喜愛。

因著這兩門課,我有機會讀到美君老師早年撰寫的學術文章,像〈文化建制與知識政治:反思嚴肅與流行之別〉[1] 指出「高」、「低」、「雅」、「俗」等二元對立的局限,對今日文化生產中種種爭論仍然能夠帶來啟示。課堂上老師帶領我們用不同方法分析種種文化文本,小說、詩、電影、歌詞……不一而足。因著香港身份認同這一門課,我也讀到老師對流行曲中身份認同的分析 [2],甚至到圖書館翻閱老師關於香港文化中家國想像的博士論文 [3]。

城市文本

大學三年級再修讀老師教授的「The City as Cultural Text」,課程以各種文本中的城市特質切入討論,進而將「城市」當作文本閱讀。課上讀到了波特萊爾 (Charles Baudelaire)、班雅明 (Walter Benjamin)、卡爾維諾 (Italo Calvino) ……由這個課程出發,美君老師開展了一個書寫城市的實驗,邀請了連同我在內的八個學生,與她一起書寫城市,最後結集出版了《沙巴翁的城市漫遊》(2005) 一書。那是美君老師出版散文創作的開端,她那種結合感性抒情與理性分析的文字,獨樹一幟,既能旁徵博引西方文學與理論,卻絕非艱澀難懂,反而貼近香港城市生活,喚起無限共鳴。後來,老師亦在不同課程,鼓勵學生從課程的理論與文本出發,進行文學以至於其他藝術形式的創作,更成立網上平台讓學生發表作品。 [4]

《沙巴翁的城市漫遊》以外,我也有幸協助美君老師的其他出版計劃。老師曾為香港大學編纂「香港讀本系列」關於香港文學和香港電影的讀本,文學的一卷題為《香港文學@文化研究》 (2002),由老師與朱耀偉教授合編,游走於文學研究與文化研究之間,將文學置於香港社會、歷史、文化的脈絡中思考,在夾縫中開拓出更廣闊的論述空間。該書以文化研究的議題為綱領收錄文章,美君老師撰寫其中一些部份的導言。「『雅』與『俗』」的部份收錄了前述〈文化建制與知識政治〉之外,選來的其他文章更從不同角度切入,分析嚴肅文學與流行文學之間的種種張力,誠如美君老師在引言中所分析。「城市想像」部分的引言則再次由波特萊爾開始,再導引書中各篇論述香港文學的專文,梳理城市與過渡、與鄉土、與現實等關係,闡釋「城市如文本,文本如城市」的觀點。城市和文本之間微妙而複雜的關係,一直將美君老師的教學、創作以至對文學、電影的研究,緊緊扣連。

美君老師與朱耀偉教授合編同系列的《越界光影:香港電影讀本》(2004) 當然亦不能沒有以城市作為分析類別的部份。《越界光影》是一本收錄關於香港電影的英文學術論著的文集,編纂時以「危機電影」(crisis cinema) 的角度理解香港電影,指出九七主權移交以至其後的種種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危機,如何與電影的生產與論述息息相關,並與「國族電影」(national cinema) 和「跨國電影」(transnational cinema) 等分析電影的概念有著微妙關係。美君老師撰寫了「電影與處於危機時刻的城市」部份的引言,闡釋危機、現代性與電影的關係,引介收錄的文章如何就電影作為城市文本給予啟迪。

鬼魅都市

這部份也收錄了美君老師提出「詭異城市」(the uncanny city) 概念分析陳果《香港製造》的文章 [5]。她指出電影將公共屋邨描繪成鬼魅的空間,那種詭異折射出香港城市的急遽轉變中,種種錯置如何為香港人──在電影中特别是香港的草根階層──帶來的陌生、不安、無家的感覺。老師對《香港製造》的深入分析,亦見於她的專書Fruit Chan’s Made in Hong Kong (2009)。該書宏觀地由類型電影與獨立電影出發,再深入分析《香港製造》,探討電影中鬼影幢幢的感覺,如何指向被遺忘的空間、被壓抑的階層、被漂白的歷史。

老師亦與其他學者編著了另外的香港電影文集,包括 Hong Kong Screenscapes: From the New Wave to the Digital Frontier (2011) 和A Companion to Hong Kong Cinema (2015)。老師在這些英文文集及其他期刊中,繼續出版多篇以「危機電影」和「詭異城市」概念理解香港電影的學術論文,除了對空間的呈現以外,還有分析電影中時空跳躍的變幻 [6]、地方誌式 (topographical) 的想像 [7]、敘事聲音的陌生 [8] 等等,如何與我城變遷密不可分,為香港電影研究另闢蹊徑,開拓嶄新的思考角度,為研究當代香港電影提供了極富啟發性的理論框架。這些學術著作之中論及的電影,除了陳果的作品,還有如關錦鵬的《胭脂扣》、《阮玲玉》等作品。

關錦鵬是美君老師十分喜愛的導演,老師曾編著《關錦鵬的光影記憶》 (2007),邀請學者和影評人撰文,分析關錦鵬電影中那「既近且遠、既遠且近」的美學。老師自己撰寫〈關錦鵬電影中的上海魅影〉一文,由《胭脂扣》與《阮玲玉》中的「人鬼對話」開始,展開香港與上海的雙城對話。全書以家國以外、城市變遷、酷兒情色三組相關的概念提綱挈領,帶來邊緣位置的思考,以獨特角度全面論述關錦鵬導演的作品。

把導演與詩人帶進學院

關錦鵬也是美君老師一手在香港大學創立的「電影工作者駐校計劃」的第一位駐校導演,令學生能夠在修讀電影之餘,能夠與電影工作者交流。除此以外,老師亦引進創新的教學方法,包括前文提到鼓勵學生透過創作實踐所學理論,終獲香港大學頒授「傑出教學獎」,以表揚美君老師在教學上的優秀表現。

book_indies多位後來擔任港大駐校電影工作者的導演,如許鞍華、陳耀成、崔允信等,均有出現在美君老師《尋找香港電影的獨立景觀》(2010) 一書的訪談中。《越界光影》的引言指出,以「危機電影」填補學術研究的空白,無可避免突顯了另一些關於香港電影研究的闕漏,特別是關於獨立電影的研究。果然老師在數年後出版《尋找香港電影的獨立景觀》一書,嘗試勾勒香港獨立電影的面貌。這個對香港獨立電影的研究中,老師對「獨立電影」採取兼收並蓄的態度,除了獨立製作以外,也包含主流電影中具有獨立精神的作品。該書收錄了多篇與獨立電影導演、獨立電影機構、影評人與學者進行的訪談,是迄今關於香港獨立電影最全面的研究。

電影以外,文學之中,詩歌一直為老師所鍾愛,老師亦有創作中英文詩歌。關於詩的研究,老師重新編輯梁秉鈞教授 (也斯)《形象香港》(City at the End of Time, 2012) 詩集,並為再版撰寫導論,指出如何從中體會「意識醒覺」,思考在過渡的城市中何謂時間的終端 (end of time),誠如詩集的英文題目所言。再版在2012年出版,梁秉鈞教授也有出席老師籌劃的新書發佈會,不料兩個月後教授便撒手塵寰。

窗邊詭話

我更加沒有料到,美君老師竟然會在兩年後也離我們而去。和梁秉鈞教授一樣,美君老師的學術評論、詩文創作俱佳,除了上文提到《沙巴翁的城市漫遊》之外,老師於2011年開始在《明報》撰寫名為「看窗」的專欄,繼續她那種對我城的獨特觸覺,評論中有感情抒發,個人經歷中有理論提昇。專欄文章和其他散文結集成《寫在窗框的詭話》(2013),她自言那是連篇「詭話」,「詭異」源於現實的種種荒誕,就如老師分析香港電影時,我城急遽轉變的時空錯置呈現出的「詭異城市」一般。

書中題材,不拘一格,由老師最喜愛的電影與文學,到朋友、學生、家人的情誼,情理兼備娓娓道來。甚至我城發生的風風雨雨,透過老師敏銳而不沉重的筆調,教人在紛擾之中吸到一口清新空氣。美君老師的身體於2014年初出現毛病,同年9月我城動盪之際,老師仍然關心著這個她以之為家的地方,如果她身體仍然健壯,相信她的文字必教我們對這個城市的經歷有更多體會。只可惜斯時老師已然病重,與癌症搏鬥至2015年2月辭世。

在美君老師短暫的一生中,她的成就卻是別人三輩子的成就。這裡短短數千字,難以概括老師教學、研究、創作的功績。對於美君老師教學出眾,這裡只能輕輕帶過,老師的許多學生都有撰寫悼念文章,回憶受教於美君老師的點滴,眾多學生從老師身上所得的啟發或所受的感染,難以在此縷述。電影和文學研究方面,這裡只能選取重點記述,其實老師也曾分析其他華語電影導演如王家衛、許鞍華、賈樟柯等的電影,和就著張愛玲、西西、董啟章、洛楓等的文學創作發表論文。至於老師的創作,除了《沙巴翁的城市漫遊》和《寫在窗框的詭話》外,亦有散見其他地方的詩文。

現在我們幾個學生能夠做的,是將老師的研究論文、詩文創作,和她的學生好友的悼念文章,放上我為老師架設的網站上 (www.esthercheung.hk)。即使老師離開了這個世界,她的研究和創作,仍然在世上啟迪後進、感染眾生。

在這個詭異城市裡,相信美君老師的靈魂,依然與我們同在。

_______________

[1] 收於陳清僑 (編) 《文化想像與意識形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7。

[2] 〈回歸之旅:八十年代以來香港流行曲中的家國情〉,收於陳清僑 (編)《情感的實踐: 香港流行歌詞研究》,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7。

[3] Crisis and Identity: Representations of Nation and Home in Hong Kong Cultural Imaginary. Ph.D. Thesis.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98.

[4] 例如:http://writingcity.blogspot.hk/http://www.complit.hku.hk/multiplevoices/

[5] “The City that Haunts: The Uncanny in Fruit Chan’s Made in Hong Kong”, in Esther M.K. Cheung, Chu Yiu-Wai (eds.) Between Home and World: A Reader in Hong Kong Cinema. 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6] “On Spectral Mutation: The Ghostly City in The Secret, Rouge and Little Cheung”, in Kam Louie (Ed.), Hong Kong Culture: Word and Image.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0.

[7] “The Urban Maze: Crisis and Topography in Hong Kong Cinema”, in Esther M.K. Cheung, Gina Marchetti and Esther C.M. Yau (Eds.) A Companion to Hong Kong Cinema. Malden: Wiley-Blackwell, 2015.

[8] “Do We Hear the City?: Voices of the Stranger in Hong Kong Cinema”, in Esther M.K. Cheung, Gina Marchetti and Tan See-Kam (Eds.) Hong Kong Screenscapes: From the New Wave to the Digital Frontier.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1.

(原載《字花》第55期,2015年5-6月)